![]() |
本章的重點在介紹高分子複合材料的補 強原理、機械性質的預測、破壞的機制與加 工的方式,以作為了解高分子複合材料的初 步。 |
複合材料指的是將兩種以上性質相異的材料結合在一起,而獲得一種結合這
多種組合成份各自優點之材料。複合材料的某項物性有可能不如該組成成份。這
之間是一種物性交換的哲學。目前高分子複合材料很多是用在需求高強度且質輕
地方(例如航空工具、交通工具、運動器具),因此補強功能是一項非常種要的
功能。高分子複合材料常常是將補強材料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內,因此補強材料即
為分散相(dispersed phase)而高分子為基材(matrix)。
複合材料可依分散相的幾合形狀而分類成粒狀、纖維狀及結構複合材料。在
高分子複合材料中以後兩者為主。粒狀複合材料分散相的形狀為顆粒,即其三軸
的尺寸差不多。纖維狀複合材料分散相的形狀為纖維狀,即其三軸的尺寸中一軸
遠大於另二軸。結構複合材料在高分子複合材料中以層狀最常見。
補強原理與機械模式預測
![]() |
最簡單的機械模數預測模式即並聯模式與串連模式
![]() |
上式亦可代表長纖維(長度遠長於關鍵長度)排列整齊時,複合材料在纖維
方向與垂直纖維方向的機械模數。
若纖維長度接近或小於關鍵長度,雖然排列整齊,補強效仍較長纖維差。
破壞過程
首先是產生裂縫,裂縫成長至纖維。然後分成兩部份進行。一部份沿著纖維
與基材界面進行。若碰到纖維的弱處,則纖維斷裂進行纖維的拉出。另一部份沿
著原裂縫方向前進。每一個部份均需能量,因而阻止裂縫產生。在複合材料設計
上即是使每一部份都儘量的吸收能量,以阻止裂縫的成長。因此基材選強而韌者
。基材與纖維的接著要好。纖維要無弱處。
由上面理想化的描述已可領會基材與纖維的角色及選則原擇。
基材
基材的功能在結合補強物,將應力傳予補強物。保護補強物,防阻化學藥品
、擦損...等等。防阻裂縫的成長。因此基材本身的韌性及與補強物之間的接
著非常重要。
纖維
纖維的基本選擇是高比強度,即質輕且強。並與基材有良好接著。
加工方式
與高分子的加工非長類似。主要的不同就是加了補強用的纖維。因此首先就
是將高分子基材與纖維混合,然後加溫反應或流動成型。
加工方法有pultrusion
高分子首頁 | 授課重點 | 課程內容 |